早排阿史喺介紹到九龍城嘅侯王廟果陣,就不時提到有位清朝嘅遺老對九龍城一帶進行過唔少歷史記錄,而呢位遺老就係清末政治人物同埋學者陳伯陶。

陳伯陶出生喺1855年嘅東莞,係光緒十八年嘅一位探花及第,佢嘅官職就去到江寧提學使,署布政使,先後去過雲南同埋山東等地出任鄉試考官,亦都喺後來去過日本考察,回國之後就創立咗暨南大學前身嘅暨南學堂。陳伯陶一生經歷過幾次重大嘅時局變化,其中一次就係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佢先返到東莞安置好家人,隨後就去到西安跟隨慈禧太后、光緒帝,甚至喺光緒帝後來返到京城,佢仲充當埋皇帝近身嘅文學待從,呢段時光係陳伯陶好懷緬嘅。

而去到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就離世,陳伯陶深受打擊,去到宣統二年就棄官返到東莞。點知去到宣統三年就爆發辛亥革命,就連廣東都變天,陳伯陶就只好帶埋家人先走到紅磡,慢慢就決定搬到九龍城長居。當時陳伯陶嚟到香港係不剪辮,不易服,完全就係一個清朝遺老,並且將自己嘅屋企命名為「瓜廬」,當中引用咗秦朝東陵侯召平於秦亡後種瓜自給嘅典故,表明自己只效忠清朝。

隱居喺九龍城嘅陳伯陶深受呢個地方宋朝遺址影響,引起咗佢身為遺老嘅思緒,於是佢就埋首經籍,期間寫咗《東莞縣志》、《勝朝粵東遺民錄》、《宋東莞遺民錄》等巨著,都係當時好重要嘅史料,亦都係佢寄寓思念前朝嘅感情。直到1930年8月20日,陳伯陶喺九龍城寓所過身,當時溥儀就為呢位遺老賜予謚號「文良」,大概完咗陳伯陶嘅一個心願。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