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日就同史友們講到「九州」呢個古代中國嘅地理概念,而提起呢個概念相信史友們都會知道係同大禹有關。《尚書·禹貢》入面就提到大禹劃分九州,咁到底點解佢會冇啦啦咁做呢?

相傳喺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大禹同埋佢爸爸鯀就先後受命負責去治水。咁有讀過呢個故事都知道,鯀最初用嘅方法就係喺岸邊設河堤,但呢個方法歷時九年都解決唔到水患。於是就由禹接手治水,佢第一步就係視察河道,諗辦法利用水勢同埋疏導河川等方式作為治水方案,希望可以疏通九河,令平地嘅積水可以流入海洋。

咁呢個傳說最後當然係成功,禹歷史十三年解決咗黃河水患,仲得到舜禪讓帝位。而佢治水期間都發生唔少故事,就好似「三過家門而不入」,但比較有趣嘅一個經歷就係佢一邊治水,一邊規劃九州。喺治水期間,禹就行遍天下,了解唔同地方嘅地形同習俗,先係制定各州貢物品種,仲將當時嘅土地重新劃分,例如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如此類推就有埋綏服、要服、荒服幾種地區,唔同嘅地區就有唔同嘅物品需要進貢、唔同嘅勞務需要負擔、仲有習俗法令需要學習,真係咁都畀佢諗到。雖然關於呢個傳說並冇當時嘅文字紀錄,但去到九百年之後西周就有一件好關鍵嘅文物,下篇再同大家講一講。

原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