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嘅秦代兵馬俑原本只係深埋地底之下,而喺當年今日就因為一件事而令到呢個珍貴遺址重見天日。

1975年7月10日,陝西省臨潼縣就有生產隊長楊培彥、副隊長楊文學為咗預防旱災而打井,當時佢地喺驪山峪口環顧地形之後,就確定打井位置。喺6個青壯年努力之下,打井嘅工程就展開,點知兩日之後當個井挖到3米左右,就遇到一層好深嘅紅土,當時佢哋就已經猜測可能係一個磚瓦窯。而呢個井繼續挖到4米嘅時候,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就有第一塊陶片、第一個陶製人頭出土,當時佢哋仲以為係咩不祥之物。

呢個消息一傳出之後,附近村落嘅人都前來圍觀,當時村民都未知呢啲遺物係「秦始皇陵兵馬俑」,但就有人估計可能係國寶。冇幾耐,就有考古工作者嚟到呢個地方進行探測,斷定呢啲正係秦代工藝所製,結果就確認有一個總面積12,600平方米嘅兵馬俑坑,就以一號兵馬俑坑命名,呢個消息甚至仲傳到去國務院果度。

經過發掘之後,呢度就出土咗約6000個武士俑,足以排列成一個完整軍陣,而成個秦始皇陵嘅發掘工作亦都正式開始。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