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係喺古代定還是現代,一直都有唔少國家嘅人民生活喺自然災害頻繁嘅地帶之中。為咗減輕人命嘅傷亡,特別係地震呢種災害對人命嘅傷亡,現代科學家都想方設法去喺建築設計方面入手,而中國古代嘅建築就成為佢哋研究嘅重點對象。
早喺2017年,英國就有木匠將中國故宮嘅基礎結構以1:5比例複製,經實驗後發現原來真係可以抵抗到十級大地震,呢個結果令當時嘅英國專家都難以置信!到底當中有咩巧妙之處呢?阿史今次就同大家講一講啦!
與其話中國古代建築「抵抗」地震,不如轉個講法可能更加合適!先由地基方面講講,喺現代建築地基就係重要一環,所有立柱都必須深入地底,但其實古人就認為「過剛易折」,所以古代建築一般立柱並唔會直接插入地下。雖然係咁樣,但立柱下面嘅結構係極為複雜,會由柱礎、石磚構築磉墩組成,底部仲會有平鋪嘅圓木、石板,令到立柱可以喺磉墩範圍內移動。
唔單止喺地基方面入手,古代建築嘅靈魂更加係在於榫卯,由榫頭以及卯眼組成嘅結構,環環相扣並且增加建築穩定性,一旦遇上震動就可以互相將衝擊力傳開,令到屋頂不動如山。
同樣道理,斗拱就係喺榫卯結構當中得到進一步開發,令到建築物立柱、橫樑以及屋頂三者之間能夠交匯,並且起到重要嘅穩定作用。中國古代建築能夠喺劇烈地震之中無損,真係充滿古人嘅智慧!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