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同大家研究一國兩制嘅由來,講到周恩來概括出「一綱四目」主張,後嚟成為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嘅源頭。今日同大家講埋鄧小平與一國兩制千絲萬縷嘅關係。

踏入七八十年代,一國兩制嘅構想漸見雛形。鄧小平於1978年11月會見緬甸總統吳奈溫時,講到點樣解決台灣問題,仲首次提到統一後嘅台灣,某啲制度同生活方式可以不變,「美日在台灣的投資可以不動,那邊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動,但是要統一。」

話說1981年嗰時,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提出台灣回歸嘅九項建議,包括台灣可以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可以保留軍隊﹔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外國投資不受侵犯等。連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都認為,葉劍英所發表嘅九條聲明,雖然沒有概括做一國兩制幾隻字,但實際上就係咁嘅意思。

隔咗幾個月,去到1982年,鄧小平表示葉劍英提出嘅九條方針,「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令「一國兩制」四個字首次正式「現身」。後嚟相關內容逐漸完善,鄧小平提出六點方針,表示自治應該有一定嘅限度,條件係唔可以損害統一嘅國家利益﹔1984年6月,佢分別會見香港工商界訪京團同香港政壇元老鐘士元,具體解釋咩係一國兩制:內地10億人口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香港、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自此,一國兩制就成為內地對香港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嘅方針。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