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少人都知,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嘅從政之路一啲都唔順遂,一次又一次咁被貶去窮鄉僻壤,遠離權力中心,佢其中一個被貶嘅地方,就係宜家嘅廣東惠州。蘇東坡喺惠州度過咗兩年幾謫居生活,除咗繼續文學創作,為後世留低唔少豪邁大氣、空靈雋永嘅作品之外,佢仲為惠州百姓做咗唔少實事,造福大眾。

蘇東坡抵達惠州無幾耐,就發現當地四面環水,百姓出入好唔方便,於是佢提出修築「兩橋一堤」,即係喺惠州西湖兩邊各修建一段堤,然後喺中間建造九間飛樓,作為橋樑連接西湖兩端。蘇東坡嘅提議得到當地官員支持,工程展開之後,佢自己每日都會親力親為,去現場視察施工進度。但係工程去到一半嘅時候,就出現咗資金不繼嘅情況,蘇東坡唯有將自己最值錢嘅財產——皇帝賞賜、嵌有犀角嘅腰帶變賣,又寫信俾細佬蘇轍求助,將賞賜嘅黃金捐出嚟解決問題。八個月之後,「兩橋一堤」終於建成,惠州百姓為咗紀念蘇東坡嘅功勞,就將湖中堤壩命名為蘇堤。

除咗修築堤壩之外,蘇東坡仲為惠州農業引入「秧馬」。所謂嘅「秧馬」,即係由農夫騎喺木馬形嘅農具上面,喺田入面一邊向前行,一邊插秧。本嚟農夫插秧果陣要彎低條腰,整完會好攰,但如果用咗「秧馬」,就既可以慳體力,又可以提高效率,一舉兩得。無過幾耐,惠州百姓覺得「秧馬」方便好用,都用「秧馬」嚟耕種。

圖為惠州西湖同蘇東坡像,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