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喺1894年同日本爆發甲午戰爭,清廷嘅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被逼向日本議和。喺1895年4月17日,被任命為全權大臣嘅李鴻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喺日本馬關春帆樓簽署《馬關條約》。根據條約,中方確認朝鮮係獨立自主國,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同遼東半島,同埋賠償2億兩白銀俾日本,另外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喺通商口岸任意設立工廠、免徵各項雜稅。

其實一開始清廷唔係派李鴻章議和,之前嘅人選係曾經任職總理衙門嘅戶部左侍郎張蔭桓,不過日本認為佢唔夠班,專登冷落佢,仲話佢無議和嘅全權,暗示清廷要派恭親王或者李鴻章依類level嘅大粒人嚟,所以清廷唯有搵李鴻章出馬,成為「全權大臣」。

日本嘅舉動惹嚟其他列強不滿,條約簽訂六日後,响俄、德、法三國干涉之下,日本就向清廷「交還」遼東半島,但就要求清廷交出3000萬兩贖款,加加埋埋即係要俾成2.3億兩白銀日本,相當於清廷3年嘅收入咁滯,唯有向百姓「開刀」,同埋向外國列強貸款。列強見到日本攞到咁多著數,亦觸發之後中國被劃分勢力範圍,陷入「瓜分」嘅慘痛一頁。

原圖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