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係未來嘅主人翁,佢哋嘅一舉一動主宰社會嘅發展路向。一百年前嘅五四運動,正正就係以一班年青學生為主角。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巴黎和會唔單止拒絕取消二十一條、廢除外國軍隊喺中國嘅勢力,仲將德國喺中國山東嘅權利轉讓俾日本,成為五四運動爆發嘅導火線。1919年,當五四運動喺北京爆發嘅消息傳到香港之後,香港嘅學生、年青人亦積極響應。唔少市民上街喺日本商店門前掟石高呼「抵制日貨」;教師亦喺學校裏面同學生陳述國恥;家庭主婦拒絕用日本產品;連先施、永安等百貨亦增加採辦國貨、唔入仇貨(即日貨)。皇仁書院、英皇書院、聖保羅等學校嘅學生紛紛成立「學生聯合會」發起集會。

當年港英政府即刻發動緊急措施,加強武裝警察喺日本商店附近日夜巡邏,仲送水送食俾日本僑眷。華民政務司又通知《華字日報》、《循環日報》等報刊,報道新聞、評論文章要「慎重公平」,唔準煽動抗日愛國。而日本當局亦派出三艘新型戰艦,泊喺鯉魚門外,炮口對住香港。駐香港日本領事仲要求香港教育司查看各私立漢文學校,如發現有採用中國上海會文堂出版嘅《初等論說文範》做課本嘅,應嚴厲禁止。各大書局一旦被發現藏有《初等論說文範》,更會被警員即時沒收。

根據塘西舊侶回憶,曾參與五四遊行嘅學生,佢哋嘅學校會被教育司列入黑名單密切關注。唔少家長擔心仔女就算無參與遊行都會被學校拖累,紛紛叫仔女退學。不過就算係咁,港英政府依然阻止唔到學生、群眾嘅愛國行動,學生籌辦夜校,工人建立工會等等。

「五四運動」所提倡嘅民主科學,同埋新文化運動帶嚟嘅文學革命,對封建社會產生咗極大衝擊,社會風氣亦慢慢改變,令香港出現咗一番新景象:男女同泳、改著恤衫西褲、新文化書刊被搶購一空等。

圖為五四運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