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新年,唔少人都會去年宵花市「行大運」,不過嚟緊新年嘅年宵市場就無咗乾貨攤位,真係失色不少。年宵花市嘅歷史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明朝嘅廣州,廣東話「花」係「發」嘅諧音,寓意財運行通、花開富貴。

香港早期嘅年宵花市,據講係位於太平山山腳嘅擺花街一帶,小販喺新年之前聚集賣花同糖果瓜子等應節商品,當時政府對呢種年宵花市規管寬鬆,只會警告小販唔好阻礙消防救援。到咗二戰期間,日本佔領香港,就再無舉行年宵花市,直至日軍投降之後,香港政府就開始實行小販管理制度,而1950年政府亦開始以發牌形式,向小販提供攤位,經營年宵市場。到咗1960年,年宵市場遷至維園舉行,當時就有乾貨同濕貨攤位,直至1978年先增設快餐攤位。

近年,年宵市場乾貨攤位亦成為唔少年輕人,嘗試搞小生意嘅機會,但今年政府以公眾安全同公共秩序為由,取消嚟緊年宵花市嘅乾貨攤位。

圖片為70年代香港年宵市場,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