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排就同史友們介紹到昂船洲嘅歷史,當時就有提到甲戌風災嘅時候島上嘅昂船洲監獄全座被毀,事後沿岸就打撈出數量極多嘅屍體,據指係過千件屍骸。突然之間有咁大規模嘅屍體,再加上風災都有平民死傷,咁到底點樣安葬呢?當時港府就決定葬喺港島一個雞籠灣墳場,亦都成立開埠初期華人公眾墳場。

雞籠灣墳場,位於今日嘅華富邨同埋雞籠環配水庫一帶,因為鄰近雞籠環村所以就有呢個叫法,當時憲報稱之為雞籠環東墳場。關於呢個墳場嘅殮葬紀錄,最早喺1874年前就已經有遺體下葬,而最大規模要處理嘅就係甲戌風災嘅遺體,當時仲設立咗一個「遭風義塚」紀念呢件事。呢個墳場自此之後同唔少疫症災害都扯上關係,到咗1900年代,香港爆鼠疫,當時就每日有接近100人死亡,雞籠灣墳場亦都被列作疫症墳場,專門處理相關屍體。

後來由於可以用嘅地方唔夠,墳場就先喺1907年同埋1923年分別擴建,甚至去到1934年就被移走部分駭骨去設立軍事陣地。去到二次世界大戰後,雞籠灣墳場仍然係被用嚟處理當時大量嘅遺體,但遺體數量太多需要開辟和合石墳場處理。

去到1959年,雞籠灣墳場亦都已經停用,遺體就主要被遷到和合石,原有嘅地段就喺1967年被發展成華富邨及雞籠環配水庫。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