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之前就同史友們介紹過「午餐肉」嘅起源,大概就係因為30年代嘅美國經濟大蕭條,美國人買唔起新鮮肉類就只好買呢款價錢平嘅加工肉類,後來仲成為二戰、韓戰入面美軍嘅日常食品。

美軍當時就有罐頭肉類作為軍糧,咁當時中國志願軍又係食啲咩呢?原來係算食一種叫做「炒麵」嘅食品維生。阿史所講嘅呢種「炒麵」並唔大家所諗果啲有鑊氣嘅麵條,而係一種乾糧。

由於韓戰期間中朝軍隊同埋聯合國軍空中嘅軍力相差太遠,美軍同聯合國軍採取絞殺戰,一見到有火光就會進行狂轟濫炸,所以要生火煮食基本上唔可能。當時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第一政委、負責志願軍後勤供應工作李聚奎將軍就諗起自己曾經喺延安食過一種「炒麵」,就算帶咗喺身好多日都仲食得,於是佢就下令用炒麵做志願軍方便食品。

呢種「炒麵」係接70%小麥,30%大豆、玉米或高粱炒熟、磨碎再加入食鹽,運到去前線之後就發現食用方便並且唔需要炊煙,廣受歡迎。志願軍總部見到呢種食品咁受歡迎,隨即就叫後勤部隊大量前送。由於「炒麵」需求好大,東北、華北、中南各省市都加入「手炒炒麵」,為前線提供救命口糧。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