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同史友們介紹我國最新嘅考古發現,今時今日小麥作為我國人民主要嘅糧食作物之一,日常生活當中唔少食品都係以小麥製成。之不過史友們又有冇諗過,其實小麥最初並唔係起源於中國,咁到底又係幾時、以咩方式傳入呢?近排國內嘅呢個考古發現可能就會畀到啲啟示大家!
早喺2018年開始,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以及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等中外高校就已經喺江蘇鹽城大同鋪遺址展開植物考古發掘工作。之所以選擇呢個地區,係因為早喺2700年前呢度其實就已經形成咗稻一旱混作農業。而喺進行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團隊就通過採集土壤搵到唔少種子、果實、木炭等炭化植物遺存。
而經過深入嘅分析以及鑒定之後,呢個屬於江蘇沿海地區西周—東周過渡階段嘅遺址,就被證實當時嘅先民其實就已經識得種植大麥、小麥、粟、黍、水稻等作物。換言之,其實麥作農業早喺2700年前已東傳至江蘇沿海地區,並融入當地早期稻作農業,但水稻仍然係當時嘅主流!呢次發現就有助考古人員進一步研究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發展曆史,亦可以了解到麥類、粟黍作物傳播路線,意義相當重大!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