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可唔可以幫手埋支旗?」去到星期六,好容易會遇到一兩個賣旗嘅小朋友,尤其地鐵站附近,更加係「旗海處處」,好似便利店咁,總有一個喺左近。除咗了解咩機構受惠、張貼紙設計得靚唔靚之外,大家又有無諗過,叫得賣旗賣旗,原來早年捐咗錢真係會收到一面旗?

香港其中一個慈善團體保良局早於1937年已經有類似籌款活動,不過當時唔係賣貼紙或者旗,係賣花。三十年代尾大量難民湧至,保良局希望當局增加撥款,收到對方賣花籌款嘅建議。1939年佢哋第一次賣由婦孺製作嘅紙花,籌到八千蚊。對比返女工每月人工約9蚊,筆善款已經係好大數目。

去到五十年代,保良局嘅紙花分為幾種,包括放置車頭位置嘅「車頭花」。紙花由書紙或皺紙製作,成本日漸上升,所以1957年保良局改為賣旗。有報道話,當時除咗紅色紙旗,仲有布製嘅旗仔。不過旗嘅成本都唔平,所以去到七八十年代,就變成有大頭針嘅紅色雞毛,等善長可以扣落件衫度,而後嚟旗仔再度變身,成為印咗機構名等資料嘅貼紙。

唔單止賣嘅物品由花變咗貼紙,用嚟裝錢嘅容器都唔同咗,由昔日嘅錢箱變成膠袋,以至於可以循環再用嘅布袋,今時今日有部份團體更加收八達通,善長一嘟就可以捐款。講完歷史,話時話大家今日又買咗旗未?

圖為五十年代婦孺製作紙花。圖片嚟自保良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