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台灣總統蔡英文出發前往加勒比海4個邦交國,展開訪問行程,期間過境美國。而「過境美國」嘅安排往往同中美關係息息相關,喺唔同時候過境美國,台灣總統都會有唔同嘅待遇,亦可以從中窺探中美關係嘅端倪。近排中美關係麻麻,蔡英文就可以高調過境,但以前美國都會盡量低調,避免影響同內地嘅關係,今次就同大家回顧吓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嘅歷史先!

喺中美建交之前,台灣政府高層都曾經正式訪問美國,並且獲得高規格接待,例如1967年台灣副總統嚴家淦訪問美國嗰陣,就同當時嘅美國總統詹森一齊响白宮檢閱儀仗隊,而1970年當時係台灣行政院副院長嘅蔣經國訪問美國時,就參加過一場國宴,又同高層官員會面。

到咗1979年中美建交之後,美國基於「一個中國」原則之下,美台領導人一度再無互動。直至1994年,當時嘅台灣總統李登輝出訪中南美洲,就選擇喺夏威夷過境。不過美國因為唔想招惹中國,於是乎態度相當謹慎,只係肯為專機加油同埋俾李登輝响機場貴賓室休息,拒絕批出過境簽證。李登輝梗係好唔滿意,拒絕落機不特止,又著睡衣喺機上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白樂崎。喺呢件事發生之後,美國就開始修改法令,容許台灣總統得到「禮遇式過境」。

自此,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嘅待遇就逐漸提升。不過响2004年,當時嘅台灣總統陳水扁就因為不顧美國反對,堅持推動「公投立法」同「公投綁大選」,搞到美國好不滿,令過境待遇一次比一次差。响2006年,陳水扁公然違背「四不一沒有」承諾,2007年佢過境美國嗰陣,只能夠响阿拉斯加停留50分鐘加油。

直至2008年,國民黨嘅馬英九接任台灣總統,同美國建立互信,承諾唔會喺政治議題上輕舉妄動,於是佢過境美國嘅待遇比起陳水扁當年好。喺2015年,馬英九過境美國期間,佢重返母校哈佛大學,抵達波士頓嗰陣受到市長同市議長歡迎。

原圖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