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喺朝鮮豐島附近襲擊清廷軍艦,雙方爆發衝突,最終清廷軍艦敗走,駛回威海,而呢次衝突亦被視為中日甲午戰爭嘅開始。至於點解日本要襲擊清廷軍艦、不宣而戰?事緣當時中國係朝鮮嘅宗主國,而日本展開明治維新之後,於1887年參謀本部制定《清國征討方略》,提到要先後攻佔台灣、朝鮮、滿蒙,最後消滅中國。甲午戰爭以清廷慘敗告終,被迫簽署喪權辱國嘅《馬關條約》。

1894年,日本趁朝鮮發生東學教之亂,以保護使館為名出兵朝鮮,而清廷亦响7月25日派軍隊到朝鮮,出動「高陞」、「操江」兩艘運輸艦運送士兵,並由「廣乙」、「濟遠」兩艘巡洋艦護送。期間,日軍喺豐島附近海域發動攻擊,將高陞號擊沉,船上接近900人喪生。而操江號同廣乙號就分別被俘同觸礁擱淺,只有濟遠艦逃脫。

消息傳返中國之後,輿論譁然,兩國响8月1日正式宣戰,由於當年嘅天干地支係甲午,所以呢場戰爭被稱之為甲午戰爭。呢場戰爭維持咗幾個月,清廷經歷連番慘敗之後,兩國响翌年簽訂《馬關條約》,清廷被逼割地賠款。

圖片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