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尋日嘅洗邋遢之後,嚟到年廿九就當然要「貼春聯和門神」啦,但到底點貼先好,年年都貼但史友又知唔知門神嘅來歷呢?


講翻貼揮春呢個習俗,最早就可以追溯到後蜀,歷史上最早嘅一對揮春係由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响桃木板上面寫上「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當時係叫做「桃符」,呢度講開又真係有段故。


古代神話入面,係存在住一個鬼域世界,夜晚會有好多鬼魂遊蕩,但每當清晨嘅時候,佢哋都需要返到一座桃木山入面,亦係鬼域嘅所在。鬼域嘅大門前有兩位守門人,神荼同埋鬱壘,每當有鬼魂做過傷天害理嘅事,佢兩位都會親自處決,世人知道呢件事,就將呢兩位守門人嘅名寫响桃木上面,叫做「桃符」用嚟消災解厄。


去到宋代,古人先開始喺桃木板上面寫上對聯,表達自己對新一年嘅祝願。熟悉呢方面嘅史友都知道,依家貼緊嘅門神通常都係秦叔寶、尉遲恭,到底點解會轉咗呢?原來去到唐代,相傳唐太宗病嘅時候聽到鬼魂嘅嚎叫,不得安寧,於是佢就叫咗秦叔寶、尉遲恭兩位武將手執武器守住門口,結果果晚就再冇奇怪事發生,後人就直頭將兩位將軍嘅畫像畫出嚟貼門口,用嚟做門神,鎮邪去惡。


圖片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