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嘅其中一個成果,係《世界人權宣言》嘅誕生,以及全世界對人權事業嘅重視。但可能冇太多人知道,呢份《世界人權宣言》嘅誕生,唔少得一位中國人嘅身影,佢叫張彭春。

張彭春1892年生於天津,哥哥係著名教育家、南開大學創辦人張伯苓。抗日期間,張彭春受當時國民政府嘅徵召,去西方國家宣傳抗日,爭取外援。1940年,張彭春正式加入外交工作,出任駐外使節,先後做過中國駐土耳其、智利大使。

1946年1月,張彭春赴倫敦,擔任聯合國創辦會議嘅中國代表,更被任命為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理事會嘅中國首席代表,兼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直接參與《世界人權宣言》嘅起草。但所謂「眾口難調」,更何況係一份令各國認同、接受嘅《人權宣言》,而張彭春就喺宣言嘅起草過程中經常成功地調解爭端。

更重要嘅係,喺張彭春嘅努力下,《宣言》打破咗西方中心主義。原本《宣言》草案第一條就帶有強烈嘅基督教色彩,引起各國疑慮。張彭春就提出,一個作為保護和尊重全人類基本人權和自由嘅宣言,所反映嘅觀念唔應該過於狹窄,之後起草委員會刪除咗草案裡面嘅「本性」一詞,仲將中國儒家嘅「仁者愛人」思想放入宣言之中。張彭春將「仁」翻譯成conscience(良心)一詞,為各國代表認可,從而寫入了宣言第一條:「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系的精神相對待」。

根據當時會議記錄等相關資料,《宣言》宣布嘅30個條文及一個序言中,張彭春直接作出貢獻嘅就有11個條款。當時擔任聯合國人權司司長嘅加拿大人約翰•漢弗萊就曾經形容,張彭春係最受人尊敬嘅代表之一,係一位「妥協藝術大師」,帶領委員會走出僵局。

原圖取自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