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廣東、甚至係香港嘅特色美食,牛雜相信都會係其中一項大家經常食到嘅食品,但到底又係邊位勇者忽發奇想會煮啲動物內臟嚟食呢?原來呢種食品可能係同廣州嘅一間清真寺有關!

喺光緒年間嘅廣州,當地有一座始建於唐代嘅清真寺,叫做光塔寺,寺廟附近都係唔少伊斯蘭教回民嘅聚居地,有住一班龐大嘅人口。要知道出於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唔吃豬肉,所以當時光塔寺入面就有一個回民廚師,佢就想經營一間食店,當時佢就諗到開一間牛香店,即係用齊牛腸、牛膀、牛肺、蘿蔔用加了花椒、八角等味料,再加埋醬汁慢火炆牛雜,結果就出乎預料。牛雜經過香料慢火炆即時變到相當好味,而蘿蔔又吸晒牛雜味,當時呢款牛雜就被叫做和味牛雜蘿蔔,呢款菜式一推出,即時受到附近回民、甚至非回民都嚟到幫襯,後來廣州人都相繼模仿呢種菜式,亦都令到佢成為廣州一種美食。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