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同史友們介紹一啲有意思嘅歷史故事,喺勸喻他人衡量自己能力做事嘅時候,大家都會用到「量力而行」呢個詞,但史友們又知唔知呢個詞其實係同一場好有意思嘅戰爭有關?今次阿史就同大家講一講啦!
話說喺春秋時期,當時晉國就派出荀吳去攻打鮮虞包圍鼓國,當時深知敵唔過晉國,鼓國好快就派出使者表示願意帶住城池投降。之不過呢個決定好快就被荀吳拒絕。可能史友們都知問,明明不費一兵一卒可以得到一個城池,睇嚟好似冇乜壞處,但荀吳就認為此舉只會令到城內百姓憎恨,而且如果佢接納呢種叛變行為,其實亦都係包容邪惡,咁就只會失去更多。
於是,荀吳就要求鼓國人先將叛徒殺死,再修繕城池再戰。結果喺晉軍圍攻三個月之下,鼓軍又再次想投降。但荀吳眼冠投降嘅使者明顯係臉色好好有飯食,所以再次拒絕佢嘅投降,要求繼續作戰。睇到呢度可能大家都唔明,明明人地都諗住投降,點解荀吳又再拒絕,咁樣做又對唔對得住君王?
但係荀吳就認為如果得一座城池但城內百姓對佢哋相當憎恨,咁呢座城池係冇作用,反而得到城池嘅時候令到百姓明白道義所有、心悅誠服,咁樣先係對君王負責,呢個就係「量力而行」之舉!
原圖嚟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