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响Facebook分享香港歷史學者劉智鵬博士對近期香港形勢嘅分析,劉智鵬博士形容而家係香港歷史上嘅第三大災難,僅次於遷界同埋淪陷。阿史之前都介紹過唔少淪陷嘅歷史,但遷界可能對史友嚟講陌生少少,今次就一於介紹吓。

劉智鵬博士所指嘅「遷界」其實係指清朝初年,清廷為咗打擊明朝遺臣鄭成功所下達嘅「遷界令」,又稱「遷海令」,主要係命令沿海居民向內陸遷移。早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清廷就實行禁海政策,禁止漁船、商船出海捕魚同貿易,並禁止外來船隻進入港口停泊,試圖斷絕鄭成功嘅後路。不過鄭成功實力有返咁上下,為咗應對情況,清廷响順治十八年(1661年)實行遷界令,命令山東至廣東沿海居民向內遷移50公里。康熙三年(1664年),遷界令再進一步向內遷移30公里。

清廷下達嘅遷界令只容許沿海居民有3日時間離開,唔肯走嘅話就要死,啲居民唯有帶埋家人倉促咁離開,有唔少婦孺同埋長者因為經唔起折騰而死喺路上,亦有唔少居民用晒積蓄而餓死。香港當時同樣受到遷界令影響,居民要離開家園,令香港變成盜賊出沒之地。清初學者屈大均响《廣東新語》提到:「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於此。」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收復台灣之後,遷界令先至被取消,正式「復界」。

圖為位於廈門嘅遷界碑,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