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話美國將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Currency Manipulator)」,被視為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溫,到底美國係根據乜嘢而將其他地方列為匯率操縱國(地區),而被列為「滙率操縱者」又有咩影響呢?阿史今日就介紹吓。

美國財政部係根據1988年通過嘅《綜合貿易暨競爭力法》,每年兩次向國會提交《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觀察貿易夥伴有無利用匯率政策同美國進行不公平貿易。其實《綜合貿易暨競爭力法》嘅出現,係用嚟修正《1974年貿易法》第301至310條(簡稱301條款,亦係美國之前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嘅工具),以調查同美國簽訂嘅貿易協議。

美國國會喺2015年通過《貿易便捷化暨執行法》,財政部根據三項量化指標判決有無操縱匯率,包括:一、對美貿易順差達200億美元以上;二、達GDP 3%以上嘅經常賬戶盈餘;三、持續進行單向嘅外滙干預,12個月買入總量佔GDP 2%以上嘅外國資產。過往日本、南韓同台灣都曾經被列為滙率操縱國(地區),而中國亦曾於1992至1994年間,被5次列為滙率操縱國。

根據美國法例,被列為「滙率操縱國」之後,美國財政部就要同對方啟動雙邊談判,要求對方解釋貨幣價值被低估嘅原因,一年之後如果仍然有操縱滙率嘅情況,美國就會實施制裁,包括拒絕相關國家或地區取得海外私人投資公司融資、拒絕參加美國政府採購標案、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加強監督,以及將滙率操縱納入美國貿易代表署評估貿易協定嘅考量等等。有台灣傳媒曾經形容,台灣係注重貿易均衡嘅經濟體,喺無能力懲罰大國嘅情況下,就只能接受大國訂下嘅規則。

中國被列為「滙率操縱國」,將會令中美貿易談判更加複雜。不過最近渣打銀行指出,喺滙率操縱國嘅三項指標之中,中國只有「對美貿易順差達200億美元以上」呢點係符合,而其他兩項指標中國唔符合,形容美國呢個做法令人意外。而耶魯大學學者史蒂芬·羅奇話,美國政府基於政治因素,而無作出客觀分析,質疑美國對中國滙率操縱嘅指控並無「殺傷力」,除非其他國家加入,如果唔係難以令人民幣升值。另有分析人士相信,特朗普咁做係希望合理化向中國加徵關稅。

原圖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