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嘅張之洞面對當時積弱嘅國力,曾經提出「為了自救、自強,必須變法」,並倡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成為洋務運動嘅重要主張。喺辛亥革命爆發之後,張之洞等晚清重臣仍然受到世人尊重,其中孫中山就曾經稱讚張之洞係「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認為張之洞喺湖北興實業、練新軍、辦教育嘅舉動,為革命奠定基礎。

張之洞生於道光年間,1863年中一甲第三名進士,成為探花,從此步入政壇。中法戰爭嘅時候,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期間任用名將馮子材擊敗法國軍隊,又設置水陸師學堂、槍炮廠等等,令張之洞聲名大噪。到咗甲午戰爭慘敗俾日本之後,興起一系列嘅維新運動,張之洞提倡變法,但同時憂慮維新會導致固有國家政體、社會結構、倫常規範會崩解,佢撰寫咗《勸學篇》,提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呢個觀點,又主張修改舊律、制定新法,彌補傳統政法制度嘅缺憾。

張之洞任內於廣東籌建水師,參與創辦軍工廠。光緒十三年,張之洞眼見西班牙、墨西哥、美國只供遠東流通嘅銀元不斷流入,於是奏請設立廣州機器鑄幣廠,寫下近代貨幣歷史嘅重要一頁。

原圖嚟自網絡。